PE拉伸缠绕膜的使用方法灵活多样,可根据货物特性、包装需求和生产规模选择手工或机械缠绕。关键点在于:
合理控制拉伸率,确保膜层紧密贴合货物。
保证重叠率,形成密封包裹。
根据场景选择辅助材料,提升包装效果。
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缠绕,操作时均需注意安全,避免膜断裂或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。通过科学使用PE拉伸缠绕膜,可显著提高包装效率、降低运输损耗,并提升货物安全性。
重型货物:当物品重量超过20千克,如大型设备、托盘货物,或建材、金属制品、化工品等,建议选择30 - 50μm甚至更厚的拉伸缠绕膜。较厚的缠绕膜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抗穿刺性,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压力,确保在包装和搬运过程中,即使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,也能保持完整,将货物牢固地固定在托盘上,避免货物散落或损坏。
隐性成本影响
生产效率
厚膜缠绕速度更快:
20μm膜需降低拉伸速度至18转/分钟,单托盘耗时3分钟。
35μm膜可提速至25转/分钟,单托盘耗时2分钟。
效率提升:33%,间接降低人工成本。
运输与存储成本
薄膜体积与厚度正相关:
20μm膜:5kg/卷,体积0.02m³
35μm膜:5kg/卷,体积0.035m³
仓储成本:35μm膜占用空间增加75%,需更高仓储费用。
运输成本:单次运输量减少(因体积限制),需增加运输频次。
包装效果与损耗
薄膜强度与厚度正相关:
20μm膜断裂率:5%-8%(长途运输)
35μm膜断裂率:1%-2%
货损成本:
20μm膜:假设货损率2%,单托盘货物价值1000元 → 货损成本20元
35μm膜:货损率0.5% → 货损成本5元
总成本对比:
20μm膜:75元(膜)+20元(货损)=95元
35μm膜:90元(膜)+5元(货损)=95元
结论:当货损率较高时,厚膜总成本可能更低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鹤壁缠绕膜分类的信阳盛源包装于2025/8/24 15:51:15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hebi.mf1288.com/xysybz-2883449722.html